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丽靖西 > 文化长廊 > 非遗文化 > 频道
非遗文化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壮族提线木偶

2014-11-21 15:14:33   来源:   评论:0 点击:
壮族提线木偶戏是靖西壮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戏曲,别称木雕戏、土戏,因演唱时多用呀哈嗨为衬腔,故又称为呀嗨戏,通常在每年春节期间、逢闰年或有贵宾来临时由德高望众的老艺人上演。提线木偶戏在靖西流传

壮族提线木偶戏是靖西壮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戏曲,别称“木雕戏”、“土戏”,因演唱时多用“呀哈嗨”为衬腔,故又称为“呀嗨戏”,通常在每年春节期间、逢闰年或有贵宾来临时由德高望众的老艺人上演。提线木偶戏在靖西流传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提线木偶戏表演时,在露天空地用木板等围搭一个舞台,台内挂上幕布作为舞台背景,表演师在幕后面从上方探出木偶操纵唱演,演出中表演师一人分饰两个提线木偶角色和用两种唱腔唱出台词,这是表演师们的基本技能。木偶戏角色出台以及“千军万马”均由表演师一人操作演唱,既有类似旁白的情节叙述,又有现场动作的精彩表演。
提线木偶戏演唱时多用帮腔来烘托气氛。语言为壮语,兼有汉语。道白有口语和韵白之分。在服装方面,文生多穿白穿花,但没有龙凤彩画图案。武将戴盔披甲,正面人物穿华丽的衣服,反面人物则穿旧的衣服,并且戴皮帽。一般角色则着与本民族相似的服装。
提线木偶戏没有预编的固定唱本,表演师在演出前看小说,记住对话、情节,登台后随编随唱。戏目大都取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白蛇传》等。近年来表演师们陆续用民间故事和现代戏目表演,丰富了提线木偶戏的内容。
提线木偶戏在靖西形成、发展、繁荣,流传甚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业余戏班曾一度发展到30余个,他们不但在本地演出,而且常应邀到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等地和越南高平省表演。

相关热词搜索:非物质文化 遗产 名录

上一篇:靖西绣球简介
下一篇:绣球、壮锦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