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丽靖西 > 文化长廊 > 非遗文化 > 频道
非遗文化

绣球、壮锦调研报告

2014-11-21 15:18:58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一、基本情况1 绣球据史料记载和口碑资料表明,靖西绣球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绣球起初为壮族男女青年传情信物,后来逐渐形成为馈赠亲友的礼品、旅游纪念品,也可当作民族体育活动用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一、基本情况
    1.绣球
    据史料记载和口碑资料表明,靖西绣球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绣球起初为壮族男女青年传情信物,后来逐渐形成为馈赠亲友的礼品、旅游纪念品,也可当作民族体育活动用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时期曾作为“封资修”遭禁。靖西绣球主要产地是新靖镇旧州街。改革开放以来,旧州街妇女利用农闲制作绣球,成为致富门路。目前旧州绣球已形成“公司+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如今旧州街年产绣球20万个,年产值200万元,绣球产品畅销国内外。旧州街成为远近闻名的“绣球之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靖西绣球一般由12片叶瓣片组成,叶尖对叶尖缝合,整体呈现圆形,系有球穗。球直径一般为6—15厘米不等。最小的直径为2厘米,最大的直径为220厘米,但这些不常生产。
绣球球瓣上分别绣有龙、凤、孔雀、蝴蝶、金鱼、鸳鸯、菊花、玫瑰、牡丹、兰草、祝词等吉祥的图案和文字。瓣片边缘镶绣金丝。瓣内填充物为绿豆、铁木屑、芦根花籽、泡沫等。绣球顶端系着彩带,末端连接着彩色流苏,深圆一体,玲珑剔透,五彩缤纷。
    靖西绣球原先为两大类,一是刺绣类,作为壮族青年男女定情之用,青年男女将绣球送给意中人叫抛绣球;二是包扎类,作为民族体育活动之用,将绣球掷入竖立在高竿顶上的彩圈叫投绣球。
靖西绣球在北京举办的1994年亚太地区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超大绣球代表作品多次在南宁、北京等地展出、存放。

 


  1. 壮锦

    壮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经历了起源、形成、盛行、衰落、挖掘保护等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阶段。
    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早在汉代,壮族先民已会织五彩斑布,这“斑布”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壮锦”。解放后,国家考古工作者在广西罗泊湾汉墓的七号残葬坑内,出土了桔红色回纹锦残片数块,说明了汉代广西已有织锦。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邕州左右江峒蛮,有织白淡,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纹罗,而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文中所说白淡即壮锦。清乾隆《归顺直隶州志》记载:“嫁奁,土锦被面不可少,以本分从能故也,土锦以柳丝绒为主,配成五色,厚重而耐久”。土锦,即本地壮锦,在当时已成为女子出嫁时不可缺少的嫁妆,可见当时壮锦用途之重要。
    靖西壮锦起源于汉代,形成于唐宋时代,普遍盛行于明清时期。明朝时期列为朝廷名贵贡品,到清末和民国时期处于衰落阶段。解放后,国家实行民族政策,提倡发掘民族民间工艺品,县里于1956年成立绣球织社,1960年改称靖西壮锦厂,专门从事壮锦生产和招工培训。壮锦产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区举办的民族工艺品展销,产品畅销国内外。1976年靖西县壮锦厂生产的民族织锦获自治区产品质量第一名,壮锦产品于1987年被评为全国轻工业少数民族用品优质产品奖,1989年壮锦系列产品被评为广西少数民族用品优质奖。
2006年5月,壮族织锦技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壮锦是中国四大锦之一,与云锦、宋锦、蜀锦一样,名扬海内外。是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
    靖西壮锦,一般用麻线或棉线染上各种色彩,以原色麻线或棉线为径,以染色麻线或棉线为纬,用本地木制的土织机手工精编而成。靖西壮锦有三大类,20多个品种,50多种花纹图案。三大类是:生活日用品类、艺术品类、旅游纪念品类。主要品种有:壮锦被面、床单、台布、坐垫、头巾、披肩、背带、枕巾、壁挂、挂包等。主要花纹图案有:框边回字形饰纹、莲花、牡丹、蝴蝶、葫芦纹、水纹、“卍”字形、双喜形、玫瑰、熊猫猫翠竹、民族花边等。

    二、绣球、壮锦传承的基本做法 
   (一)、绣球方面
    靖西绣球的制作工艺,一般有如下几个环节:
    首先,用米桨把布一层层地粘在平直光洁的木板上,粘2—3层为宜,然后晒干;
    接着,用晒干了的布料画上瓣片形状,再剪下来;
    第三步,把剪下来的布料瓣片贴在彩色绸缎布面料上,然后又剪下来;
    第四步,在球瓣片上画上花、草、鸟、鱼等吉祥精美的图案;
    第五步,刺绣。由刺绣者根据图案的情况用彩色丝线进行配色刺绣;
    第六步,贴底色布,装填充物,瓣片边上镶绣金丝,然后缝合;
    第七步,组合。以第每两瓣片作一组,一共6组,进行组合,组合成球形;
    最后,在这个球体上订上珠链、流苏等饰物,这样,一个致美的绣球便诞生了。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多次深入旧州街,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鼓励旧州街群众从事绣球制作、生产、销售,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并通过多种渠道对旧州街的硬件建设给予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支持。
    1.1994年,在县民族局、文化局的组织下,在旧州街成立了靖西县壮族刺绣协会,同时成立靖西县民族刺绣工艺厂。刺绣协会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绣球制作生产和营销,从原来的分散经营发展成为有组织有计划地生产经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公司+协会+农户”的绣球生产经营新模式,这对传承弘扬绣球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2.1998年、2000年、2003年、2004年,由县民族局、县文化和体育局、县政协等单位组织牵头,多次在旧州街举办了绣球制作培训班、刺绣技艺比赛等,促进了绣球文化的传承发展。
    3.刺绣技艺的传承从小学抓起。近年来,由县民族局牵头,在旧州小学开办了“刺绣技艺女童班”,聘请刺绣艺人担任教师,让刺绣基础知识和技艺走进小学课堂,传承绣球文化,从娃娃抓起。
    4.民间艺人自发传承。在旧州,象朱祖线、黄肖琴等民间刺绣艺人,他们都招收、培养过多批学徒。朱祖线生前培养、传授来自县内、县外的刺绣爱好者200多人,黄肖琴也对本街的刺绣爱好者耐心传授和培养。现在活跃在旧州街的刺绣骨干大都是朱祖线和黄肖琴的学徒。
    5.将绣球文化推上产业化发展轨道,使产业化成为传承绣球文化的快车道。近年来,县文化部门积极打造绣球文化品牌,将旧州绣球的经验、做法等进行挖掘整理,通过申报渠道,使旧州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6.将绣球文化通过文艺形式搬上舞台,先后创作、排练、演出了大型情景剧《绣球,舞动的风情》、歌曲《绣球歌》等,将绣球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品位。

    (二)、壮锦方面
    壮锦的编织,一般有如下几个工序:
    首先,纺线;(即用棉花纺成棉线。)
    其次,染线(根据图案配需要,把纬线染成红、黄、蓝、黑、绿等颜色。)
    第三,浆线;(用米汤或粉浆等浸润纱线。)
    第四,卷纱;(把经纱卷成筒状)
    第五,拉纱;(这里指的是拉纬纱。)
    第六,梳纱;(即梳理经纱、纬纱。)
    第七,穿棕、穿扣;(把经纱、纬纱穿在棕子、扣子上。)
    最后,结花板织壮锦;(按花板规格配制各种颜色、图案,织成色彩斑斓的壮锦。)
    壮锦技艺的传承,解放前以民间传承为主,解放后县里成立壮锦厂后,以壮锦厂的生产性为主要传承渠道。
2009年5月,县壮锦厂原厂长陈晔女士被自治区文化厅定为靖西壮族织锦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近年来,县文体局、县民族局等单位分别多次对县壮锦厂给予资金扶助,改造旧厂房,装修壮锦展示厅,使壮族织锦技艺的传承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县文化部门还多次派出绣球、壮锦传承人到区外参加交流展示活动。

   

相关热词搜索:壮锦 绣球 调研报告

上一篇: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壮族提线木偶
下一篇: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南路壮剧